Copyright ? www.wenlin168.cn. All Rights Reserved
山東省商務廳 版權所有
來源: 2024-01-19 17:46:21
汽車產業招引重點目標
(一)整車鏈條
整車鏈條以濰柴新能源威海分公司整車產出目標為招商依據,布局2024年及未來各階段重點招引方向。
1. 2024年招引目標
按照全年產出整車1.2萬輛、新能源車型4000輛目標,2024年重點招引車輪總成、玻璃升降器、傳動軸、尼龍管、轉向管柱等產品生產企業,以現有供應商資源為基礎,瞄準省外浙江臺州、安徽亳州、廣西柳州及省內濟南、濟寧、德州等地,招引供貨企業本地設廠,直接參與本地產業配套。同時,跟進西上海汽車座椅有限公司與森鹿皮業合作開展汽車座椅皮革配套項目進展,借助西上海汽車座椅生產優勢,促成森鹿皮業向其供貨座椅皮革產品,滿足比亞迪、通用、上汽等主機廠汽車座椅配套需求;跟進德星汽車與濰柴新能源合作開展戴姆勒越野車型組裝合作事宜,幫助鏈主企業進一步探索合作發展新領域;跟進安徽金恒汽車內飾件有限公司汽車內飾生產項目投資進展,分析項目落地條件,研究可爭取的租金、稅收、設備等方面扶持政策;結合全區汽車內飾生產體量,引導細分產業向上游短纖領域延伸,對接江蘇江陰、揚州等地短纖生產企業,招引優勢企業來文投資建設短纖生產線,滿足森鹿汽車內飾、中達轎車內飾等企業短纖產品配套需求。
2. 長期招引目標
按照全年產出整車3萬輛、新能源車型1萬輛目標,整車鏈條長期招引目標聚焦車用空調、燃油泵、沖壓件、加油管組件、注塑件、后處理總成、橡塑件等傳統零部件配套需求,延伸拓展電機、電控系統等新能源車型關鍵配套部件,重點聚焦江蘇、浙江、湖北、重慶及省內濰坊等地區,以訂單帶動優勢配套企業向我區聚集。
3. 園區承載
相關配套企業優先入駐瑞鑫機電產業園,所需的道路、用電、通訊、供暖、給水、排水、寬帶、有線電視和土地平整的“八通一平”已基本配套到位,可以“交鑰匙”方式支持入駐企業快速排產達產。
(二)空氣懸架鏈條
1. 2024年招引目標
聚焦減震器、橡膠襯套等急需的配套產品,瞄準浙江寧波、河南南陽等地區,以空氣懸架產品出貨量的快速提升,吸引優勢配套企業落地文登,實現就近配套。關注空氣懸架產品表面處理需求,目前區內為其代工的久威材料產量無法滿足產品生產需求,計劃從江蘇、浙江等地進行招引。跟進天潤智控高精尖加工短缺問題,針對其對大件、小件加工能力有限的現狀,計劃借鑒浙江玉環模式,發展機加工共享模式,配套招引相關機加工企業。
2. 長期招引目標
聚焦穩定桿、推力桿、壓縮機、高強度標準件等零部件配套環節,按照空氣懸架產品出貨量提升目標及市場銷量部門,提前謀劃布局相關零部件配套招引,瞄準北京、上海、江蘇等地區開展精準招商。
3. 園區承載
按照就近配套原則,相關配套企業優先入駐瑞鑫機電產業園,按照“交鑰匙”方式支持入駐企業快速排產達產。
(三)專用車配套鏈條
基于汽車機電產業發展基礎和現階段專用車產業實際情況,依托威士捷專用車生產資質,開展相關領域專用車合規生產及零部件配套。
1. 2024年招引目標
重點招引外部有意向從事專用車生產但無資質企業,瞄準湖北隨州地區,結合當地房車企業無序競爭、同質化競爭現狀,對有發展意愿、亟需拓寬外部市場的企業進行重點招引,以高質量園區承載及資源獨占性優勢加速吸引外部企業入園發展,使專用車生產企業能夠更安心、更合規、更可靠地開展整車上裝及銷售業務。配套招引玻璃鋼、內飾包覆件等生產企業,滿足房車生產企業對玻璃鋼房車廂體、內飾包覆件定制化加工需求,解決入駐房車生產企業“后顧之憂”。
2. 長期招引目標
根據專用車孵化園區發展規劃,利用威士捷房車相關資質,重點招引冷鏈物流車、新能源云梯車、環衛車、快遞車、商務車改裝、移動售貨車等專用車生產企業入園開展合規生產,同步招引相關配套企業落地,實現本地集群化發展。
3. 園區承載
專用車生產及配套企業優先入駐專用車孵化園區(籌建)。該園區以山東威士捷房車制造有限公司為支撐,吸引專用車生產及配套關聯企業入駐,形成以旅居車、冷鏈物流車、移動售貨車為主導產品,以醫療保健車、警用車、商務車、環衛車、低速自動駕駛車為拓展產品,帶動汽車線束、帳篷、座椅、玻璃鋼、碳纖維、吸塑件等配套產品及材料集聚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四)拓展方向
一是拓展電動轉向系統新引領產品。緊盯天潤工業與漢拿萬都合作實施電動轉向器項目進展,推動項目盡快落地、盡早達產。分析電動轉向器關鍵零部件,梳理區內關聯配套能力,對不具備配套能力的部件,明確招商企業,提早布局精準招商。
二是拓展鋰電池PACK新發展領域。跟進優賽新能源電動輕卡用智能化鋰電池PACK研發及產業化項目進展,協調經濟開發區、金灘推進廠房裝修事宜,力爭2024年2月底前實現項目投產。引導企業加快搶占國內電動輕卡、重卡、新能源船舶、新能源工程機械換電市場,配套供貨全市新能源電站項目,以企業出貨量提升帶動產業向新能源領域拓展。
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招引重點目標
抓住進行全國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的機遇,通過本土壯大、招大引大等措施,瞄準高端、打造終端、形成集群,引上游、抓龍頭、帶配套,建鏈、補鏈、強鏈,利用兩到三年時間建成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內部結構和發展方式持續優化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體系,打造建成山東省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基地和隆起帶。
(一)新能源方面
瞄準國家鼓勵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風、光、儲(蓄)氫、核、地熱等可再生能源,規劃2023-2025年動工9個規模化新能源開發工程,包括分散式風電、集中式光伏、海上光伏、電化學儲能、抽水蓄能等,總投資346億元、裝機556萬千瓦。通過上述新能源項目,以光伏、蓄能(儲能)、核電產業為重點,引進一批高端上游配套產業項目。
(二)新材料方面
以鈉離子電池、甲醇燃料電池、氫燃料電池、有機硅新材料等為重點,到2025年招引培植一批在國內外具有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行業龍頭企業,打造區域性新材料聚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