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wenlin168.cn. All Rights Reserved
山東省商務廳 版權所有
來源: 2023-09-23 19:05:33
各區市人民政府(管委),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煙臺市食品產業鏈“鏈長制”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煙臺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6月13日
(此件公開發布)
煙臺市食品產業鏈“鏈長制”實施方案
為充分發揮我市農業資源豐富、食品加工產業基礎雄厚等優勢,進一步加快食品產業專業化集聚,推進現代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根據《煙臺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煙臺市實施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煙政辦發〔2021〕21號),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加快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以高端化、鏈條化、集聚化、綠色化發展為目標,以區域產業定位,差異化發展,園區化服務為支撐,引導各類要素資源向園區傾斜,吸引高端項目、優質企業向園區聚集,努力構建創新引領、高端制造、骨干支撐、集群發展、質量取勝、綠色安全的食品產業發展新格局,重塑煙臺食品產業市場競爭新優勢,打響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中國食品名城”。
(二)基本原則。
1.堅持市場驅動與政府引導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在市場上的主體地位,激發食品企業產品創造力。積極發揮政府規劃引導和政策激勵作用,鼓勵行業組織、高校、企業等多方力量,聚焦發展重點,優化發展環境,健全配套服務體系。
2.堅持提升能力與引領需求相結合。圍繞食品加工領域精準發力,加大研發投入,建立科研平臺,提升關鍵技術攻關能力。鼓勵研發和引進先進設施設備,提升我市食品加工水平,拓展產業鏈深度與廣度,以高質量多樣化綜合產品催生市場新需求,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3.堅持差異發展與綜合建設相結合。結合我市食品產業布局,充分發揮各重點區市特色產業優勢,因地制宜培育蘋果、花生、白羽肉雞、生豬、龍口粉絲、寵物食品以及預制菜等“6+1”產業鏈,推進差異化發展、錯位化競爭,努力打造一批食品產業綜合體。
4.堅持全面發展與重點推進相結合。發揮鏈長制統領作用,建立企業常態化服務機制,將鏈辦服務貫穿于成本控制、采購物流、產品規劃、品質控制、生產制造、市場銷售等多個環節。聚焦重點區市、重點項目、“9+N”產業集群和特色園區,發揮龍頭骨干企業引領帶動作用,打造食品產業領軍企業、示范園區,推動傳統食品產業向現代化轉型升級。
(三)工作目標。篩選泉源、魯花、仙壇、龍大、喜旺、雙塔、中寵等10家鏈主企業以及德豐、歐果、民和、福祖、三嘉、中衛、藍白等25家骨干企業,重點培育蘋果、花生、白羽肉雞、生豬、龍口粉絲、寵物食品以及預制菜等“6+1”產業鏈。力爭培育營業收入過200億的園區1個,行業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4%以上,建設省級創新平臺6個。積極推動食品加工產業由自發式生長向鏈條式、集群化、園區化發展轉變,爭取重點領域核心技術取得更多突破,建設具有行業領先的產業基地。到2025年,力爭做強百億級企業6家,全市食品產業產值達到1400億元,進一步擦亮我市“中國食品名城”名片,打造世界知名的“中國預制菜產業名城”。
二、重點工作
(一)培育“6+1”產業鏈。按照鞏固提升傳統產業、發展壯大新興產業的目標定位,以本土擴能一批為基礎,對外招引一批為補充,聚焦推進“6+1”產業鏈體系發展,補短板、強弱項、提品質,突出抓好果蔬高端產品深加工、高端食用油研發、肉雞智慧工廠養殖、肉制品加工、豌豆蛋白制品研發以及功能性寵物食品開發等方面的工作,積極推動產業鏈向高端延伸。
1.蘋果(果蔬加工)產業鏈。以煙臺蘋果國家千億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為載體,依托東方海岸果谷等重大項目,合理規劃建設鮮食和加工品種項目,推動鮮食品種改良、發展和加工專用品種引進、推廣;充分發揮安德利、泉源、德豐等龍頭骨干企業優勢,重點在蓬萊區、棲霞市等9個主產區培育一批蘋果深加工企業,推動全程質量控制體系建設,改造提升果蔬加工水平,支持企業開發多品類、高附加值特色調理食品;加速果蔬產、加、銷一體化進程,促進育苗、種植、加工、物流、電商、文旅等業態融合,形成果蔬生產專業化、加工規模化、服務社會化和科工貿一體化格局。
2.花生(食用植物油、調味品)產業鏈。依托各有關區市花生種植密集區和魯花、龍大、歐果、大成等糧油加工龍頭骨干企業,培育壯大一批花生種植加工企業,建設花生特色品種繁育基地;優化植物油產品結構,保持花生油和大豆油發展優勢,健全發展有獨特風味和營養成分的高附加值小油種產品,積極研發起酥、煎炸等專用油脂以及花生肽等餅粕深加工產物,培育“煙臺大花生”區域公用品牌,打造新品種培育、標準化種植、精深加工、多元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集群;推動調味品提檔升級,鼓勵企業在穩定擴大醬油、醋等釀造食品生產的同時加快開發復合方便調味品、營養保健調味品、天然提取物調味品。
3.白羽肉雞產業鏈。發揮我市白羽肉雞省級“雁陣形”產業集群優勢,依托仙壇、春雪、民和、益生等龍頭骨干企業,豐富飼料來源,優化飼料配方,推動建立成熟的營養價值數據庫,加速布局種禽繁育與養殖、雞肉初加工等產業,有序推動技術體系集成與示范推廣;鼓勵企業研發和引進智能化自動化先進設備,加大產品研發力度,形成飼料、養殖、屠宰與加工、冷鏈物流、商超、餐飲等一整套流程布局的全產業鏈模式;加大商超零售、酒店餐飲等頭部企業招引力度,加強規模養殖肉雞產品安全科普宣傳,拓寬銷售渠道;全力打造“國家級禽蛋(白羽肉雞)批發交易市場”,建成全國重要的高端肉雞良種繁育、規模養殖、精深加工、市場交易集散地。
4.生豬產業鏈。以萊陽市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龍大、喜旺等龍頭骨干企業為引領,開展規模化、工廠化、智能化養殖,實現飼料生產、生豬養殖、屠宰加工、商貿物流、品牌營銷全產業鏈招大引強;推動生豬產業基地建設,培育現代化生豬產業服務體系,打造產業航空母艦,實現提質增效。
5.龍口粉絲產業鏈。利用招遠市“中國粉絲之都”稱號以及“龍口粉絲”馳名品牌的虹吸效應,瞄準豌豆精深加工、白蛋白和低聚糖提取加工等植物基蛋白深加工環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努力探索農事體驗與觀光、科普教育與游樂、社區養生與田園宜居為一體的特色鄉村綜合發展模式;依托雙塔、三嘉等龍頭骨干企業,積極發展即食粉絲、保健粉絲等功能性食品,突出發展高端蛋白深加工業,延伸粉絲產業鏈條,將我市建設成全國粉絲加工名城。
6.寵物食品產業鏈。推動建設以生產寵物主糧為主,以生產寵物零食、處方食品、營養保健品為輔的全產業鏈寵物食品加工基地;參照國內外知名寵物企業生產標準,加大對寵物龍頭企業技術引進、新產品開發的支持力度,推動我市寵物食品行業進入國內頂端行列;以萊山區中寵產業園和中寵股份為引領,推進寵物產業與休閑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生等多業態融合發展,鼓勵發展寵物樂園、主題酒店、直播基地、寵物影視等新業態,著力打造百億級寵物產業集群。
7.預制菜產業鏈。依托我市優勢產業集群以及龍大美食、藍白等龍頭骨干企業,瞄準“專精特新”“單項冠軍”,打造一批預制菜頭部企業;推動建設高水平的組織化、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原料生產基地,鼓勵企業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開展產學研合作,開展預制菜品控關鍵技術研究,構建具有煙臺特色的全產業鏈預制菜標準體系和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培育預制菜品牌,挖掘品牌文化內涵,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軟實力,搭建預制菜產銷對接平臺,支持預制菜企業拓展線上線下銷售渠道,配套完善“全鏈條、網絡化、嚴標準、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現代冷鏈物流體系。
(二)培育“三大核心”產業園。堅持以“園區為載體,以企業為主體,以項目為抓手,以市場為主導”的原則,通過組織、引導社會資源流向支柱產業、龍頭企業,實現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加強規劃引領,明確產業定位,對標國際一流食品產業園區,進一步完善園區總體規劃和產業規劃,以產業聚集為指引,創新驅動園區發展,提升做強主業,優化產業生態,推動園區企業協同發展。積極引進項目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優化服務保障,推動相關政策落實落地,保障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支持,促進園區綜合發展、集團化發展。到2025年,重點建設萊陽食品工業園達到國內一流園區水平,建設招遠粉絲產業園、萊山中寵產業園等園區達到省內先進水平。
1.萊陽食品工業園。園區占地4.74平方公里,入園企業144個,全力打造全市千億級食品產業集群,帶動食品企業向現代化食品制造優化升級,打造綜合、全方位服務的示范園區。一是強化金融服務。推動煙臺財金集團與萊陽食品工業園管理服務中心合作,成立煙臺富德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打造集產業引領、投資融資、園區服務于一體的發展平臺。二是強化全產業鏈服務。調整土地500畝,推動建設食品產業集中發展區,促進“食品加工”向“食品制造”轉型,保持高端食用油、調理食品、肉制品三大領域優勢,拓展復合調味品與飲品,加快培育高端健康食品,組建專業團隊開展展銷服務,做好金融、電商、倉儲、冷鏈物流等產業配套。三是強化品牌打造。加快預制菜產業園建設,推動年底完成全國首家預制菜綜合展廳建設,實施預制菜增品種、提品質、育品牌“三品”同創,打造一批預制菜品牌,搶占預制菜發展高地。到2025年,園區產值突破300億元,為萊陽打造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綠色食品城助力。
2.招遠市粉絲產業園。園區占地2000余畝,入園企業6個,圍繞粉絲、花生等主導產業,提升品牌影響力。一是抓高端科技創新項目建設。圍繞精深加工、排污處理等技術攻關,推動建設90%高純度花生分離蛋白項目,包括花生培育種植研究院、智能化收儲及10萬噸立體化倉儲中心、無塵深加工標準化車間、科技研發及電商銷售中心等4大作業區;重點建設粉絲廢水生產農用微生物菌劑項目、含菌種培養分析檢驗中心、發酵中試裝置車間、菌液分離以及提取純化裝置等設施設備。二是抓交易市場打造。打造齊山鎮膠東煙薯交易中心,計劃打造膠東地區集甘薯種苗新品種研發、物流倉儲、電商交易于一體的多業態、全流程花生和甘薯產業農產品交易樞紐,力爭到2025年,年交易額突破20億元以上。三是抓全產業鏈體系建設。推動園區全產業鏈建設,完善園區產業布局,形成種植、加工、物流、科技、服務等一體化發展局面,努力打造全國“植物基產業名城”。到2025年,產業園總產值達26.20億元,其中主導產業產值21.30億元,占產業園總產值比重達81%以上。
3.萊山區中寵產業園。園區占地500畝,入園企業5家,規劃建設“四區一心”,即寵物食品產業園區、寵物藥品&保健品產業園區、智能寵物用品制造產業園區、寵物小鎮文旅園區及現代化倉儲物流集散中心,打造全省乃至全國寵物產業新高地。一是抓重點項目建設。按照“規劃一批,投產一批,帶動一批”的原則,提升園區承載力,重點推動建設海魚原料研發處理工廠、年產2000噸凍干寵物食品等項目,力爭高品質寵物干糧工廠、新型寵物濕糧工廠等9個在談項目落實落地。二是抓重點人才引育。鼓勵園區主導企業牽頭創建區域品牌,樹立企業品牌,依據煙臺市、區兩級人才引進政策,暢通引才引智渠道;推動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協會的合作交流,加強本地從業人員的培養,建立寵物行業人才培訓基地。三是抓重大科研投入。鼓勵園區企業引進先進設施設備,提高科研資金投入比例,推動打造寵物營養研究中心、產品研發檢測中心等現代化研究中心,持續推進寵物營養與健康、藥品及保健品等方面的研究。到2025年,產業園總產值超過60億元,入園參與主導產業生產經營企業超過15家,力爭打造1-2個知名品牌。
三、工作體系
實行一鏈長、一鏈辦、一協會、一基金、一軸心、一節會、一平臺體系、一配套政策、一專業化團隊等“9個一”工作機制,體系化配置產業要素,促進產業鏈持續健康發展。
一鏈長:由市級領導擔任食品產業鏈鏈長。
一鏈辦:成立煙臺市食品產業鏈辦公室(以下簡稱鏈辦),鏈辦設在市農業農村局。由市農業農村局局長任鏈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明確2名副縣級領導干部任鏈辦專職副主任。萊山區、牟平區、蓬萊區、萊陽市、棲霞市、龍口市、招遠市、黃渤海新區分管負責同志任鏈辦副主任。從領建區市、關聯區市、相關部門等選派5-10名優秀干部充實鏈辦,實體化運作。
一協會:在萊陽市成立預制菜產業聯盟的基礎上,發揮龍頭骨干企業帶頭引領作用,成立煙臺市預制菜產業協會,對尚未成立協會的“6+1”產業抓緊協調推進,力爭各重點產業均成立相應產業協會。
一基金:依托萊陽國際綠色食品城項目,設立30億元食品產業發展基金,為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一軸心:以萊陽市食品工業園為依托,打造萊陽食品加工產業核心區1個軸心,聯動發展萊山區、牟平區、蓬萊區、棲霞市、龍口市、招遠市、黃渤海新區7個關聯區市,同步推動其他區市X個特色產業園區協同集聚發展,孵化一批小而精、優而特、專而全的特色食品加工區,全面構建“1+7+X”產業空間布局。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的原則,打造千億級食品產業集群和綠色食品加工產業示范基地。
一節會:舉辦中國山東國際蘋果節暨中國(煙臺)國際果業博覽會等,通過邀請國家部委、省市領導參加,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專業會議,發揮龍頭骨干企業優勢,實現橫向常態化互動機制,對照產業垂直生態體系建設工作任務、發展目標,實現精準招引。
一平臺體系:與中國綠色食品協會達成戰略合作,推進蓬萊區國家級禽蛋(白羽肉雞)交易平臺、萊山區國家級小動物交易平臺等國家級交易平臺申報創建工作。推動企業、園區與中國農大、山東農大、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構建科研平臺,提高核心技術協同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吸引長江學者、泰山學者等高層次人才來煙,建立健全技術服務體系,提升我市食品產業發展層次和水平。
一配套政策:根據產業鏈發展需要,全面梳理《農業產業發展激勵政策十三條》《煙臺市實施企業倍增計劃推動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關于加快推進煙臺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2022—2025)》等已有扶持政策,支持產業鏈發展和產業招商,發揮政策引領作用,鼓勵各類金融資源流向食品產業,進一步拓寬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的融資渠道。
一專業化團隊:保障鏈辦實體化運行,加強各區市產業專班力量,推動企業專業化團隊建設,定期邀請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專家、教授圍繞產業鏈系統謀劃、頂層設計、融合發展進行專項培訓,定期組織培訓、外出學習,提高產業鏈工作人員業務素質和能力,打造專業化團隊。
四、職責分工
鏈長:負責產業鏈牽頭抓總,協調區市間產業協同關系,包括區域布局、產業定位、項目落地等;統籌全市政策資源配置,包括土地、能耗、產業基金等;牽頭推進產業鏈發展重大事項,包括投資項目、招商引資、搭建平臺等;協調解決重大瓶頸問題。
鏈辦:負責產業鏈一線工作的具體推進,研究產業鏈基礎工作,包括行業趨勢、產業圖譜、項目清單等;實施“一鏈一策”,參與編制產業規劃,制定落實工作方案及政策措施;推進產業鏈重大事項,包括重點項目、招商引資、搭建平臺等;與鏈主企業融為一體,謀劃推進產業鏈式發展;結合服務企業專員制度,協調解決影響產業鏈發展的困難和問題。
鏈主企業:承擔產業鏈發展的龍頭引領作用,謀劃實施企業自身的延鏈補鏈強鏈項目;剖析鏈主企業供應商、采購商,配合鏈辦開展精準招商;牽頭組建產業聯盟,推動上下游協同發展。
牽頭部門:在鏈長領導下,市農業農村局作為食品產業鏈牽頭部門,會同產業鏈領建區市、關聯區市等提出鏈辦組建方案,并推動鏈辦建立常態化運行機制;協調區市間產業協同,研究提出產業布局、項目落地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協同鏈辦開展產業基礎研究工作;配合鏈辦協調各要素保障部門,解決影響產業鏈發展的瓶頸問題;組織協調領建區市、關聯區市及相關職能部門,研究推進產業鏈發展重點工作。
要素保障部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等市政府有關部門,將鏈辦作為主要服務保障對象,傾注政策、要素等各類資源聚鏈發展;配合鏈辦提供本職能領域的產業政策、“雙招雙引”等信息資源,實現資源信息共享;會同鏈辦研究制定政策措施,“一鏈一策”破解難題。
五、推進機制
(一)綜合決策機制。鏈長定期召開辦公會,調度產業鏈發展情況,圍繞產業規劃、園區布局、項目引進、平臺建設、資金扶持等進行集體決策議定,研究產業鏈發展政策措施,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的困難和問題。鏈辦主任定期召開鏈辦工作會議,定期向鏈長匯報工作推進情況。充分發揮產業協會、專家委員會的作用,為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部門聯動機制。市農業農村局作為食品產業鏈牽頭部門,統籌謀劃,加快推動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產業鏈各成員單位積極發揮職能作用,為產業鏈發展提供優質服務。
(三)協調調度機制。鏈辦作為日常工作機構,組織籌備鏈長辦公會、鏈辦工作會及相關專題會議等,建立產業鏈調度督導機制,實行旬調度、月報告、季小結,通過組織協調、運行監測和調度評估等工作,指導督促有關區市、成員單位抓好工作推進落實。領建區市、關聯區市研究建立本區域鏈辦工作機制,負責具體工作的推進落實。鏈主企業承擔龍頭引領作用,推動產業鏈上下游整體配套協同發展。
(四)督導推進機制。研究食品產業鏈相關工作,按照“一切工作具體化、具體工作項目化、項目管理責任化、責任落實高效化”要求,列出清單、倒排工期、總結經驗、宣傳推廣、督促指導,加快工作落地。
(五)鏈主領航機制。發揮鏈主企業集成能力強、拉動作用大的領航優勢,帶動“6+1”產業鏈企業協同聯動,助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附件:食品產業鏈鏈長制組織體系
附件
食品產業鏈鏈長制組織體系
鏈長
李勝剛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鏈辦主任
高言進 市委副秘書長、市農業農村局局長
鏈辦副主任
吳晨光 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孔 葦 萊山區副區長
姜保華 牟平區副區長
冷啟臣 蓬萊區副區長
陳 裕 萊陽市副市長
張湲蘋 棲霞市副市長
連淑琴 龍口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李 杰 招遠市副市長
孫志杰 黃渤海新區工委委員、管委副主任
杜小兵 市農業農村局四級調研員
牽頭部門(鏈辦)
市農業農村局
成員單位
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市商務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萊山區政府、牟平區政府、蓬萊區政府、萊陽市政府、棲霞市政府、龍口市政府、招遠市政府、黃渤海新區管委
領建區市
萊陽市
關聯區市
萊山區、牟平區、蓬萊區、棲霞市、龍口市、招遠市、黃渤海新區
鏈主企業
齊魯泉源供應鏈有限公司、安德利集團有限公司、龍大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魯花集團有限公司、山東仙壇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春雪食品有限公司、山東龍大美食股份有限公司、煙臺喜旺肉類食品有限公司、煙臺雙塔食品有限公司、煙臺中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鏈辦成員
楊小沛 萊山區農業農村局局長
車軍光 牟平區農業農村局局長
程艷梅 蓬萊區農業農村局局長
李海波 萊陽市農業農村局局長
衣志偉 棲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
李光會 龍口市農業農村局局長
劉治峰 招遠市農業農村局局長
馬魯峰 黃渤海新區海洋經濟發展局局長